教育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阅读:179  2016-08-03

郑铁军

  稍有思考能力的家长都可以意识到,我们的教育并不是真正全面的“人的教育”。唤醒、引导和激励孩子的内心才能向真正的教育靠拢。但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如何实现人本教育,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南方都市报主办的南都公众论坛邀请北师大南奥实验学校郑铁军校长分享自己的理念、实践与案例,一起探寻戴着应试教育镣铐的我们,如何与孩子们跳起人本教育之舞。

  高考已经放榜,很多家长可能正在忐忑和纠结之中,没有参加高考的孩子和家长,可能也在观望。其实,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整个受教育过程中,教育对人生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觉得需要进行一些回到教育原初的思考。

  教育的终极意义

   “教育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一句话来自于“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觉得套过来也是成立的,但是可能要重新定义。教育不止眼前的苟且,苟且是什么?就是应试,没办法,我们处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其实国外也是一样的,都要通过考试这个关口,让孩子完成一级又一级的求学生涯的攀登。那么教育除了关注眼前的应试,还需要关注什么?这里边的“诗”是什么?“诗”就是教育最初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对人的发现、对人的建构,人性的东西,作为人区别于机器和动物的东西,它的一个成长和深化。“远方”是什么?我们的教育绝不是为了适应当下,而更应该关注未来。我从这个意义上来命这个题、解这个题。

  为什么这样提?我们从一个大的社会发展背景来看我们的孩子所处的时代。从人类文明的发展来看,我们已经由人与物的对话,转向了人与人的对话。工业文明时代,是人和自然怎么样发生更多的关系,索取一些自然的资源,来提供给我们更好的生存以及生活。到了现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不是说没有了人与自然的这样一种关系,不是没有了工业、没有了农业,但是更多突显的是人和人的对话,人和人的交往,人和人的碰撞。人类文明的增长方式由对自然资源的依靠,转向了知识创新驱动,这是现在的大的社会背景。

社会的价值判断,也由把人作为实现目标的工具,转向了人本身。这个在我们国家应该说体现得更加充分。大家越来越关注,我们每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我们不是把人当作工具去获取所谓的G D P也好、分数也好,而应该真正把人作为我们所有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目的,所以是把人作为实现目标的工具转向了人本身,突显对生命、对人的尊重,这是整个社会的发展背景,而且这个时代已经来临。

核心素养的缺失

  在教育圈内,“素质教育”这个词又有了新的超越。现在有一个新词叫“核心素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过,欧洲国家也提出过,我们也有自己的提法,我下面列出来的这些核心素养是综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未来的社会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核心素养?可能是这样一些,创新能力;信息素养,怎么样应对海量的信息,怎么样在众多的信息里面快速地甄别、提取、分析、加工、处理、输出;合作能力,现在已经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了,怎么样整合资源,怎么样沟通他人组成团队来完成一项工作;社会责任,这也是我们当下特别需要的。我们不能把人都导向一个一个的自我、小我,而应该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交流的技能,这个更加需要,怎么样让人与他人、与自己沟通的这样一个能力。

  我们刚才讲“远方”,功利地来说,教育有一个功能,就是让人具有知识和技能,让自己能够立足于这个社会,能够生存。如果能力再大一些,可以支撑一个家庭,再强一些,可以创造一个企业,来养活更多的人,我们可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甚至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教育的功利性的追求。

  现在都在讲怎么样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一些低端的生产已经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去了,“中国创造”怎么样能够快速地培育起来?我们看看娱乐、文化产业。每天充斥屏幕的那些节目,《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最强大脑》、《奔跑吧兄弟》,包括最近热演的《功夫熊猫3》,这样一些娱乐产品,都是来自国外的版权。

  为什么我们就想不出这样一些创意呢?我们不会做吗?我们可以做的。拿来版权,我们知道它什么意思,我们照样做出来了,而且做得很好,但是为什么当初我们就没想到呢?我们真的要思考这个问题。包括《功夫熊猫3》,一个中国故事和中国的元素,里面还出现很多汉字,包括一些汉语的称呼,都没有被译成英文。为什么一来中国就拿了8个亿的票房?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我们不说其他的积累,单从这一点上看,我们缺失了什么。

  超脱地想,我们教育该做什么?除了让我们能够有能力去创新、去创造,去获取更多的资源、利益,教育对人真正的作用还有什么?在中国这么快的30多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的幸福感有没有提升?我们的焦虑是不是在逐渐地增加?我现在有一个想法,我说我的孩子不要太快长大,哪怕多一点快乐的童年。小的时候以为长大了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后来发现长大了还不如童年那么幸福。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除了创造财富之外,对于人本身生活的意义还有没有另外的东西?这些东西我们是不是丢失掉了?人的思想、道德、情感,这样一些素养,有没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得到重视、得到培养?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考虑的。

直面教育中的风险

  我2007年去日本参观我们友好学校的一个幼儿园。一进去一个大厅,大厅里边墙角堆着一堆大块的积木,我就看见孩子们在这里玩。陪同我们参观的这些园长、老师和大学教授,他们就像没看见一样。我当时想,如果是发生在我的校园里,一帮孩子在这么危险的地方这样玩,我得赶紧冲过去制止他们。为什么?太不安全了,这一不小心就容易把人碰着、磕着、滑着,可能还要伤筋动骨。但是日本的那些老师和园长很淡定,他们就像没有看见一样,他们也不去管,领我过去看,我过去拍照,他们都没有说什么,然后带着我们继续往里走。

  其实这么多年我们在思考,我们在国内的学校里面,哪些学校还敢这样做。我们下了很多规定、规则,不敢放手,不要说这样了,可能体育运动都减少了很多,单杠、双杠可能都被拆掉了。

展开全文阅读

  让孩子们放手去经历这样一些可能存在风险的活动,是教育吗?把孩子们都非常好地、非常安全地守护在一个环境里面,每天就读那些书本,就是最好的教育吗?

  刚才提到创新,创新需要什么?创新需要有冒险精神,需要不怕犯错,需要经得起挫折和失败。连身体上这一点点小的磕碰都不敢有,思想上的一些冒险还能有吗?我们不能为了所谓的怕承担责任,而剥夺孩子自由成长以及经历和体验的机会。所以我们跟家长说好了,孩子送到这个学校来,肯定要保障他的生命安全,但可能会发生一些磕磕碰碰,如果你担心这个孩子进到学校里边来摔了胳膊、碰了腿、擦伤了,对不起,你不要把孩子送到这个学校来,因为这个学校每年、每天都在组织大量的校内、校外活动,一些安全意外事件,比如胳膊摔断了,腿蹭伤了,这样的事情是有的。为什么?孩子他要运动,他要活动,我们把所有的设施设备都考虑全的情况下,也是有可能出现一点意外伤害的。包括我自己,我的胳膊就断过两次,都发生在学校,我没有发现它对我造成多大的不良影响,反而在胳膊接了以后,包括最后休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我们的教育需要这样一些冒险的精神。

  所有去过美国中小学的人,都有一个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呢?我连续去几次,我就发现,不管走到哪个学校里面,阅读,中小学的阅读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功课,你走到哪个学校图书馆都是最大、最漂亮的地方,你走到哪一间教室里边孩子们都捧着一本书。

  2013年我去到美国一个学校。上课前,我进教室一看,几个孩子在教室里边看书。坐在这个教室的各个角落里边,每个人都捧着一本书。这是一个三年级的教室。大家应该都清楚,阅读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但是我们现在的孩子还有时间去阅读吗?还有心态去阅读吗?特别是越往高年级,我们还敢让他去花时间阅读吗?虽然我们也考阅读理解。

  日本的教育需要我们学习的很多,但是敢于让孩子在学校和校内外去直面一些问题,我们学校里边给到更多宽松的环境让孩子跟社会、跟自然交往,不要怕出问题。在美国教育里,除了这个方面,特别重视阅读。但是在我们应试的今天,这些东西很难在更多的学校看到。这是不是束缚在我们孩子身上的“紧箍”?

  那么什么不是教育?什么才是教育?回过头来拷问什么是教育的时候,是不是为了明天的升学所做的事情才是教育,凡是排斥、影响升学的统统不是教育?其实恰恰相反,不是驯化、宰制、灌输、塑造、遮蔽,这不是教育,孩子的生长一定是自主的生长,我们所有的外在都是给他支持,我们应该唤醒、引导、激励,这才是教育。

培养自主的孩子

  我们在追问一些事情的时候,需要回到一些最基本的命题上来,学生是谁?老师是谁?家长又是谁?我们每个人肯定从心底里不想让孩子成为那只被灌注食物的鸭子,但是不是我们就没有这样的行为呢?那么我们的孩子、学生到底是谁?他是一个有待加工的原材料吗?他被放在我们视线已经看到,并被大多数人忍受和认同的一个流水线上,出来一定是最好的产品吗?这个流水线是什么?好的小学、好的初中、好的高中、好的大学、好的工作、好的成就,我们是不是在心里面默认了这样一条流水线?所以才有了让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要抢在第一时间把他放在这样一条流水线上,那么孩子就在这个流水线上走一圈。这样出来的还是他吗?还是孩子自己吗?他的自主性在哪里?

  学生是谁?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他不同于所有人。当然也不同于父母。有些父母总希望孩子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但其实这个是不可以的,孩子就是他独特的自己,怎样尊重他的个体生命,在跟孩子发生一些教育方面的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回到这儿来去看。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有待讲述的故事。故事具有独特性,故事具有鲜活性,故事还具有可能性。每一个孩子都有未来的可能,谁也不能给他固定一个发展的轨迹。

  老师又是谁?我们给老师一个定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来自于工业思维,工程师嘛。但是我们的老师是工程师吗?还要对心灵进行塑造,人的心灵是可以塑造的吗?这样一些提法的背后隐喻是什么?它想说明什么?它是真的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特生命的个体吗?我们的教育是唤醒、引发和激励吗?

  家长又是谁?孩子是不是我们私有的一个物品?孩子是不是一定就要接受我们居高临下权威式的教育?这个我觉得要分两头看,在一些基本伦理上,我们必须服从和满足这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哪怕用训练的方式、驯化的方式,我觉得也是可以的,但是其他方面应该给孩子更多一些自主和自由,我们能够做的应该是陪伴、指导、引发和激励。

  我们教育界的同仁,还有家长,应当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教育的契机,去唤醒、引发、激励孩子的自我成长。每一个有待成长的活生生的孩子,我们不要去驯化他们,不要去抹平差别,不要去规训他们,而应该更多地引导、唤醒、激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