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朗读法及运用

阅读:262  2016-09-20

南充  林安福

一、 朗读的作用

因为这里的设计角度不同于一般的朗读教学的角度。我认为:

朗读不只是出声地“念书”,朗读也不只是“大声”地“读起来”。

朗读,是进行语言、情感熏陶的一种学习方法。

朗读,是对作品进行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

朗读,是讲求语音准确、语流顺畅的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

朗读,是用声音来传达作品内蕴的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

朗读,是对同学们进行语调、语气、节奏、停顿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和普通话训练的语文学习活动。

朗读,是让同学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实践活动。

朗读,是一门用心来表达的生情并茂的艺术,是体味作品的艺术,是欣赏词句的艺术,是调动情感的艺术,是拨动心弦的艺术。

我之所以大段引述余映潮老师关于朗读作用的论述,不仅因为其论述迄今为止是我见到关于朗读最全面深刻、贴切到位的表述,还因为余老师教学常规“重文本、重朗读,重品析,重学法,重积累”,它把朗读活化于他的教学之中而成为卓然于语文界的大家。他创造了可资我们学习的极好经验,即将朗读作为一种课型来设计,将朗读作为一种教学线索来设计,将朗读作为一种教材处理的手法来设计,将朗读作为一种信息提取的活动来设计,他不是为朗读而朗读,叶圣陶说得好:“听、说、读、写都重要”。四种能力,密切相关,相互依存,不可偏废。就学生说,它是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素养而设计 ;就教学说,它是作为教学艺术而运用。

二、朗读的界说

既如此,朗读有哪些方式呢?

从大的方面看,人们大致分为自由朗读、跟读学读、体验性朗读、分角色朗读、表演性朗读、个性化朗读、竞技性朗读。

从具体看,综合人们近年教学朗读方式,我觉得大致可划分如下:

1、 从人数参与看,可分为:

自读——-组读——领读——-齐读——范读——跟读(接读)——对读

2、 从表演性看,可分为:

演读——分角色读——美读——赛读——配乐读

3、 从发声方式看,可分为:

唱读——听读——咏读——速读——默读——朗读——猜读

4、 从阅读方式看,可分为:

通读——背读——抄读——寻读——跳读——复读——圈读——译读——引读

美读:就是诗意地朗读。如余映潮老师讲解《散步》时提到,本课教学中,第二个环节就是指导学生美读——建议你这样朗读课文:

第一步: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第二步: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第三步: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好像你是带着深深的体会给人家作示范朗读一样。

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中所进行的朗读,一定是诗意的朗读。

引读:即在学习课文前选读与课文内容有关联的诗文开读。如教张岱《湖心亭看雪》先朗读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或在教学课文中引进与课文有关联的诗、文(片段)朗读,以辅助性帮助理解课文。如教学《散步》时,引朱自清《春》后三段以帮助学生理解《散步》春景描绘的作用。

猜读:学生复述课文中个别字、词、句未疏通时,老师板书要求猜读,猜读后可存疑让其读完全篇前后联系自行推出正确结论。

译读:就是对古诗文处理为或老师读原文,学生读翻译文字,或学生读原文,老师读译文。这种朗读形式又可称对读。

寻读:即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求在课文阅读中找出证据、答案。如教学《背影》时要求学生认真默读并标记课文中写父亲的“五句话、四处背影”,写自己的“四处眼泪、三处情感跌宕、两个聪明、一声长叹”,即 “ 五、四、三、二、一”的作业

圈读:也就是读书时在文章中勾画圈点,以帮助自己理解、分析、掌握文章内容。

三、朗读法的运用

下面我就自己运用朗读方式处理教材例举如下:

《湖心亭看雪》引读:师:同学们,上次布置本课的作业大家完成得很好,今天我们结合课文的学习一起来讨论讨论。先请几个同学自告奋勇朗诵你提供的描写西湖的诗。

生1:朗诵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有相同的同学举手(生举手)

生2:朗诵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好!有相同的同学举手(生举手)

生3:朗诵《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师:有相同的举手。(生举手)好!看来选这三首的同学居多,那么我们看第一首写的是西湖的雨景,第二首是西湖的荷景,第三首呢?

生齐:西湖的春景。

师:对!我们要学的明朝散文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写的是西湖的……

生齐:西湖的雪景。

《鸿门宴》引读:同学们前不久收看《百家讲坛》王立群 老师讲《大风歌》没有?还记不记得其中的片首歌?让我们一起唱一唱这首歌(师生同唱);

望华车,市井夺未央。

尘沙起,鸿门巧对王,

纳贤良,无畏治天下,

三章法, 垓下定汉疆。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

归故乡,安得猛士守故乡。

《散步》引读:师:这段文字给你什么感觉?

生: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师:还有呢?

生: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师:对!是不是还可以加一个很关键的词?生命复苏。

展开全文阅读

生:行!

师:由自然界的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生命复苏自然联想到人、人类社会,所以作者写道:“这一切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同学们,生命可不可贵?

生齐:可贵!

师:值不值得珍惜、关爱?

生齐:值得!

师:同学们还学过哪篇写 “春”的文章?

生:朱自清的《春》。

师:本文和朱自清《春》的景色描绘同样给人带来的是?

生:赏心悦目。

生:无比开心。

师:有三个字最能概括,那就是“美、新、力”。

师:大家记得《春》最后三段吗?

生:记得。

师:请大家一齐背下行吗?

生:齐背。

《马说》背读:同学们,全文大致学习到此,对于这篇精典的文章,我们能够背诵下来终身受益,下面看老师背诵有不有误。开始(教师背诵,学生凝神静听)背诵完毕,有不有错?

生;无错!完全正确。

师:有同学问我,为什么能熟读成诵,这里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那就是化整为零,分段背诵,不信大家跟着我的思路试一下。第一段:指出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生背一段),第二段:指出千里马的悲惨遭遇(生背二段),第三段:陈述千里马的悲惨遭遇的原因(生背三段)好!大家是不是能背诵全文了。下面大家一齐来背诵下全文。

、生:(齐背全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跳读:师;跳读到隔岸观火的对话,‘‘一个道……一个应道……一个道……又一个道……又一个道……那一个道……又听得一个道……又一个道……一个道……’’生会意地笑)这时,直到贼人狠毒阴谋和盘托出时,这个原来生性软弱忍让、抱有服刑生还希望的林冲,欲忍不止,欲罢不行,想熄火而不能,终于燃起了胸中的熊熊烈火。这里,自然之火与胸中之火相互映衬,大雪纷纷,寒风飒飒,烈火熊熊,怒火腾腾,杀声阵阵,直上演了一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威武雄壮的杀敌复仇的戏剧。(师回身板书;自然之火——胸中怒火。铁骑突出刀枪鸣。生自然投入与师共读林冲手刃仇人的段落,露出如释重负的喜气、快气)

《背影》》寻读: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一篇早期代表作《背影》、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名篇——《背影》》。

《背影》这篇作品,自一九二五年发表自今,一直受到读者和文学评论者的广泛赞誉,也深深震撼、打动了几代读者的心灵,特别是对我们身处改革开放年代的新一代,学习这篇作品,更有益于我们从所谓的“代沟”中走出,感恩父母,珍惜亲情,从而建立正常的、和谐的父子关系。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并标记课文中写父亲的“五句话、四处背影”,写自己的“四处眼泪、三处情感跌宕、两个聪明、一声长叹”。

(生阅读课文,师巡回解疑交流)

师:好!不少同学已经完成刚才所提出的“ 五、四、三、二、一”的作业,从刚才我和同学们交流来看,把握得很准,下面我们请班上普通话说得好的同学来读一下这篇课文,掌声有请。

《烛之武退秦师》范读:师:刚才学生1、2、3分读郑文公、佚之狐、烛之武的对话,流畅清楚,无错字,但未进入角色,未通过口吻、语气传达出三个人各各有别的思想情貌,我们看读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注意角色的问题。我们看作为谋臣的佚之狐对郑文公说的话,郑国大军压境,命悬一线,危若垒卵,心急如焚,出语应显得峻急,“危”应读重音,稍作停顿,作为臣子的惯于看君王的脸色使事,接着老谋深算、深思熟虑的他提出了他的对策建议,“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又一个重音“必”,说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说明他对烛之武深于了解,无比信任。(师范读佚之狐语)“公从之”。从为听从,即听从佚之狐的建议。一拍即合,达成默契,这一方面说明郑文公对烛之武的品德才能了解信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另一方面,也看出他在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千钧一发之际,还没有智障、脑残,脑壳还没进水,还能察纳雅言,当机立断。我们又看烛之武是怎样对答的呢?(师范读烛之武语)读时语调要缓,“也已”要拖长,烛之武出语不冷不热,不慌不忙,咀嚼下他的话中话,不难发现:他是不是心灵经受过创伤,虽说未曾流血,但还隐隐作痛?郑文公是怎样说的呢?还算直白、坦白,诚恳地检讨了自己的用人之误,话锋一转,“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把烛之武的身家性命捆绑在一起。另两处以“子”尊称,求贤若渴,燃眉之急若在眼前。

《雷雨》综合性读:读书的层次性效应把阅读分浏览、通读、研读、精读、疑读、评读、展读,在阅读中我指导学生在前面浏览、通读、疑读的基础上,采用了精读、研读、评读的方式进行。具体形式处理为自读、对读、教读、分角色读。

对读:“梅周狭路相逢”片断;

分角色读:“鲁周针锋相对片断。

为了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化、潜台词,我拎出个别话语进行“自读 ”和“教读”

自读:①从前的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②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③你静一静吧……为着纪念你

      ④你的生日……弥补我的罪过

      ⑤这对于我的心也安一点

教读:①可是他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②什么?象大海?他!我的儿子?

      ③这真是一群强盗!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林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