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从书本到生本

阅读:135  2016-09-22

黄冈庙中学:许歆

语文教学的活力来自教师、学生、教材的互动,但长期以来“知识至上”的语文课堂教学之本就是书本,教材被理所当然地称为课本。书本统率了教师与学生,构成了以书本为源、教师为流、学生为器的三位一体的单向式线形语文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多述而不作,视“教教材”为己任,对教材亦步亦趋。在以书本为课本的教学思维下,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力被漠视。

  一、“书本”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

  基于知识传递的教学观,传统语文教学以书本为课堂之本,其课堂本质意义在于传达先圣先贤之情意,教学以书本为起点和终点,以追溯、了解和掌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为目标。传统课堂中的三段论——作者简介、划分段落、概括中心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反映。这些原因导致了课堂上教师读教参、教案,学生背教参、笔记的僵化教学现象,语文课堂的活力荡然无存。

  在传媒不发达的时代,书本是学习者获取知识与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作为传统的书本,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学的导向,是实现语文教学价值的载体与平台。教科书体现了高标准、严要求的特点,以历史英雄、民族精英等体现教育价值取向,尊崇权威和神性。

  “书本”语文课堂的另一个隐性价值在于应试。书本教学是应试教育发展的必然,是考试标准化的结果。传统考试内容与方式、评估手段与价值判断的单一直接导致了以教书本为语文学习的全部任务。在“标准化取向”的语文考试中,答案往往以教科书、教参为准。甚至连鉴赏评价能力都变成标准化的选择游戏,“名为鉴赏,实际上只是猜测和推理”〔1〕,鉴赏异化为从别人的思想中进行选择,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在应试的背景下,考什么教什么成为必然,这也强化了语文教学以书本为本的教学取向。

  “书本”语文教学的现实价值在于降低了教学成本。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尤其是大班化现象严重的情况下(西部某省级重点高中某毕业班达到120人),因材施教的难度较大,采用“格式化”的教学方法便于教学与管理,相对降低了教师的劳动强度。

  “书本”语文教学“格式化”了学生丰富的情意,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知识的意义化。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生理与心理健全的人,因此教育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与个性等因素。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知识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学要重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从语文学科本身来看,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对于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丰富多彩的世界必然需要有丰富而鲜活个性的人。在“教书”式思维教学下,知识在课程中以客体化、工具化的方式存在,脱离了与人之意义世界的本源性联系,造成了“学生的目标就是堆积知识,需要时炫耀一番”的学习现状〔2〕。因此“书本”语文教学显然不利于学生丰富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生本”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

  人本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人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富人性的形式,是人类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3〕“以人为本,要求不断提升人的地位,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和谐发展”〔4〕。显然人本主义教育观倡导的是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学,立足于学生自我成长与发展,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书本、教学手段及教学环境均为育人的工具或手段。人本社会的实质是以多数人为社会之本。人本社会,教育不应只为培养精英,而应为多数人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服务。人本主义教育主张通过教育引发、唤醒个体的美好情感、动机、兴趣与态度等个性体验。“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5〕“生本”语文教学正是期望学生通过掌握知识,走向世界,同时通过创造性地诠释知识对于生存、生活的意义而返回自身,回归当下的生活。

  三、语文“课本”从“书本”转向“生本”的价值意义

  “书本”语文教学剥夺了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权利,导致学生缺少对生活、环境与社会的深刻体验,缺少真实、直接的生活事件刺激。书本与现实世界相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教死书无疑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善、教学理念的优化,“书本”教学转向“生本”教学成为一种必然。在“书本”教学的课堂中,师生关系主要是以教师为起点、以学生为终点的“一对多”的单向式线性传输关系,而在“人本”教学环境中,师生是以师生协商互动的“多对多”的多向式网络关系为主要存在形式的。后者信息量大,且能保证信息的新鲜性,从而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从基于书本的教学转向基于人本的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教育价值多元化的体现,解构了权威话语霸权,还原了教学服务于一切学生的面目。

  “生本”教学的目的是学生知识的意义化,使学生体验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语文教学不应是凝固的、封闭的,而应在学生的参与下,形成动态生成、开放多元的教学场。“教学过程主要是人的个性交往、情感交流、即时创造等非(超)理性(智)、艺术审美、社会化的过程;因此,教学就主要讨论教学中的人际关系、情感效应、潜意识活动等,而不大注意教学的程序、法则、方法等。”〔6〕传统语文教学中教条的概念、抽象的思想情感成为学生学语文的极大负担。因此现代语文教学必须从“教死书”和“死教书”中走出来,走进以学生为本、用文本搭建的知识意义空间中去。

  四、从“书本”课堂到“生本”课堂的四个转向

  1.语文教学目标:由刚性预设转向学生知识意义弹性生成

  “人是生成性的存在。”〔7〕处在成长期的中小学生充满强烈的创造欲与探究欲,在与环境、文本的对话过程中经常产生具有不确定性的发现和体验,因此教学中预设目标过窄容易扼杀学生的活力。传统的“书本”式教学拘泥于教师预设的目标,不敢越雷池一步。它以是否学懂课文为目的,把学生的思维控制在教科书之中。这样就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本的语文学习注重结论的丰富性、过程的开放性和思维的多向性。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主过程,教学中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留下弹性的认知空间。“生本”教学不是简单地以读懂书为目的,而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与能力的培养。

展开全文阅读

  2.过程和方法:由以限制、灌输的教化为主转向以对话、唤醒等体验的习得为主

  “书本”语文教学以传达是与非的思想情感为内容,以达到“化民成俗”为目的,通过背诵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文章主题来塑造学生的灵魂就是典型的例证。“生本”语文教学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如参与课堂的平等对话,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等权力;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对话者。“生本”语文教学更注重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使学生感知自身对他者的意义,结合自身经验体验智者、仁者的思想情感,借助文本完成审美体验。“人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人所栖居的世界是一个意义世界”,〔8〕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因此即使在班级化的教学形式下,也不应以一元化的标准否定学生的多元化表达,语文教学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是教育规律的必然。“生本”课堂需要将“课文只不过是个例子”落到实处,通过文本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方法、增长智慧。胡适说,智慧的本质是“拿科学的态度、精神、方法,做我们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方法”。〔9〕“生本”语文课堂应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利用学生已有的情感因势利导,借助语文教材和课堂教学环境,创设师生、生生、学生与书本之间的对话情境,从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和谐的学习共同体。在“生本”课堂中,语文教师要充当好对话者、合作者、主持人、学习者等多种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的动机、情感等个性心理健康发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

  “书本”语文教学强调政治思想性,对文章主题随意拔高,对书本的分析过分强调国家、阶级、集体等抽象的形象与概念,为文学作品形象贴抽象标签。这种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现实情感、经验与需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0〕,这些需要是按照层级分布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书本”语文教学跨越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违背了人的心理规律。新中国成立以来教材选文多歌颂伟人、名人、英雄、烈士的事迹,用国家精神、民族意志、集体思想来改造学生思想,但学生由于缺少这方面的经验积累,很难与伟人产生情感共鸣。现代教育是为培养合格的公民服务的,因此教育首先满足的是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即教育的平民化、大众化。“书本”语文教学对课文的解读忽视了文章对学生当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意义,易导致语文课情知分离。如冰心的《小橘灯》一文,对它的解读多是从“小姑娘的革命者家庭,培育了她‘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着眼,突出小姑娘的政治色彩。如此破题对于当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没有普遍意义。根据“需要”的教育理念,我们可以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着眼,让学生深入探究,使文章的意义更具普遍性、适应性,从而实现知识的意义化,对学生产生指向意义和价值。这更有利于学生反省与吸收,从而提高自身素养。兼济天下的情怀是独善其身的发展,因此当下的语文教学需要借助细节与过程培养学生关心生命、热爱生活、爱护环境、宽容他人、诚信为人等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评价课堂教学:由关注“教了什么”转向“学了什么”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方式的督导和引领,语文教学价值取向最终取决于课堂教学评价。在“书本”课堂教学环境下,课堂教学评价侧重以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语言表达、教材熟悉程度、师生配合程度等为重要指标,教师力求突出自身,要求学生在预设的答案中完成课文归纳与概括、理解与分析等。教师在“教教材”中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存在,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配角。“生本”语文教学更关注教学效果,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学了什么”,如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情感是否得到熏陶等。教师从“教书匠”的角色中走出来,转向教材研究与开发、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从而使教材发挥好“例子”的作用,使教学效应最大化,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因此在“生本”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从“掉书袋”的教学思维模式中走出来,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语文资源的开发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之本的转向是教育价值的取向改变,是时代变化与教育教学规律使然。“生本”课堂努力构建“我与你”的“人”的关系以改变“书本”课堂中“我与它”的“物”的关系,从而使教育释放人潜在的能量,培育美好的人性。语文“课本”从“书本”走向“生本”是教育生命化的体现,更是其本真的回归。

许歆修改于2016.8 

许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