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的伟大——教庄子的《逍遥游》想到的 (教师随笔)

阅读:107  2016-12-01

缪加奇

      庄子的《逍遥游》的内容很丰富,不同的人可以读出不同的感悟。

      我在教这篇文章后也想到了很多,首先想到的是让一个像我们这样的老师满足可能是很容易的事情,给他涨点工资,再给他个小官做做,他可能就很满足了。可是,一个老师就真的仅此于此了吗?一个真正优秀的老师,他在教学上该“有两下子”,决不能甘于平庸,甚至只是酒囊饭袋之徒,那是要误人子弟的啊!所谓“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就是这个道理。看一个学校办多好坏,不光是要看它的硬件,也要看它的软件,而“软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看这个学校有没有一支过得硬的个性鲜明学问精深的教师队伍。蔡元培在做北大校长时敢于将李大钊、鲁迅这样的人聚集在自己的麾下,才使北大学术气氛活跃,才能培养出真正有水平的学生,也才能让北大声名鹊起。“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真正甘于寂寞不断钻研勤于治学的老师是会让人肃然起敬的,他也会靠他的人格魅力影响人;而对一个精神萎靡满足现状得过且过的甚至汲汲于名利的庸师,学生的态度也可想而知了。

      前几天,我到一个我任教过的乡镇中学,见到了曾经共事多年的老同事,自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不过,在谈话中,我也觉察到一个问题:他们虽然在一个地方一呆就是二十几年,但他们对自己的现状似乎很满足。和他们谈话时,我自然联想到了自己,我甚至怀疑起自己走过的路。我不甘现状,从乡下挤到县城,又放弃没有升学压力的职中闯进了充满竞争的民办高中,我不是自讨苦吃吗?如果我当初不走,现在在这个镇中学早已是老资格了,再过几年甚至都不用上课了。在这样一个有山有水的环境里过个小日子岂不自在?再退一步,如果当初在职中也不走,一周只代几节课,小日子同样可以清闲逍遥,总比到民办学校起早贪黑受苦强啊!可是,转而一想,那样的生活就真的有意思吗?教《逍遥游》,我自然联想到了文中的蜩、学鸠之类,如果我真的就满足于现状,我与它们又有何异?我们即使做不了“鹏”,也不能忘了提高自己,也不该甘于平庸啊!

      可是,我真的读懂了庄子的《逍遥游》了吗?其实就照上面看来,我不也是受名利所累的凡夫俗子吗?我真正体会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了吗?我总觉得“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这句话说得很好。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你可以尽情享受精神自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而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你才能真正做点事情,不光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他人,甚至可能有益有社会和人类。最近,我在读《朱自清传》,当读他在清华期间主动放弃国文系主任之类的职务想潜心做点学问的时候,我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这样想来,我觉得自己不管是选择“走”还是“留”都只在围绕着一个“小我”,我也只不过是汲汲于名利之徒罢了。

      对扎根乡镇中学一干就是二十年的同事倒是充满了敬意。如果他们是甘于平庸的话,我觉得这“平庸”中有一种伟大。他们甘于寂寞甘于清贫,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我有什么资格笑他们的“平庸”呢?我倒应该好好学学他们“平庸”中的伟大。现在的偏远落后地区不是缺少好高骛远的“鹏”,而是缺少真正脚踏实地看似“平庸”的“蜩”啊!他们不计个人得失、淡薄名利的情怀,让那些所谓的“鹏”们汗颜。现在,一些农村学校的老师涌向城市,落后地区的老师飞向发达地区,造成农村和落后地区教学资源严重短缺,国家对这一现象也极为关注,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如果我们都能“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那将是本人之幸,也是社会之幸啊!一个扎根在平凡的岗位这做出不平凡业绩的人不是更加伟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