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细节照亮文章――感受细节描写魅力(教学设计)

阅读:403  2017-01-1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2.学会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来塑造人物、表达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领会细节描写的妙处。

2.例文引导,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3.写作训练,将细节描写融入学生作文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有心而重情地感悟人生,做一个生活的有情有心人。

教学重点: 

细节描写的方法及写作运用。

教学难点: 

通过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方法:

情境法、范例法、比较归纳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 竞猜激趣,聚焦细节

猜一猜他是谁  ?

1、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2、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他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3、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4、火眼金睛辨身份

(1)他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过渡:我们是通过什么来判断他们是谁?是什么身份的?――外貌、动作等。)

人物因细节而鲜活,作品因细节而精彩

二、 出示课题、目标、细节描写概念、作用

细节描写:

(1)概念——细节描写就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细致生动的描写。

(2)作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凸显人物个性特点。 

“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起着同样的作用。”  (李准)

“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巴尔扎克)

教师小结:

 人物细节描写就是抓住人物活动中的细小的,具有特征性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环节来进行细腻逼真,具体生动的描写叫人物的细节描写。人物因细节而鲜活,作品因细节而精彩。人物的细节描写就像精彩的特写镜头一样,真切、细致、生动、深刻地把人物个性特点展现的活灵活现,正如作家李淮说的那样:“一个细节在刻画人物的作用有时和一场戏,一个情节起着同样的作用。”

三、 通过修改习作,归纳方法

归纳方法:先让学生比较后分析总结其中的方法,教师引导补充。

原文:并没有睡熟的我,感觉妈妈来到了我的床前。我偷偷睁开眼,看到妈妈果然站在我床边,她就那么站着,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怎样复杂而深情的眼神啊!让我的心头不禁一热,眼泪在瞬间涌出双眸,打湿了枕畔……

修改后:(一)并没有睡熟的我,感觉妈妈来到了我的床前。我偷偷睁开眼,看到妈妈果然站在我床边,她就那么站着,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怎样复杂而深情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交谈。

那一刻,虽然初冬的凉意与深夜的昏暗笼罩房间,但我的心中却洒满阳光,温暖而甜蜜。妈妈很少守在我的身边,但我终于懂得了妈妈埋藏在心底的爱,那么浓,那么深,那么重。眼泪如决堤的水一般在瞬间涌出双眸,打湿了枕畔……

我们可以运用比喻、排比、对比、反问等修辞,将细节写得生动形象,文采飞扬。这就是细节描写的第一招——运用修辞,画其神韵(板书)

(二)并没有睡熟的我,感觉妈妈来到了我的床前。我偷偷睁开眼,看到妈妈果然站在我床边,她就那么站着,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怎样复杂而深情的眼神啊!我分明感到妈妈的目光在抚摸我的头发,她是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又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她是在寻找他自己的影子吗?妈妈的目光洒到了我的脸颊上,她在为一生心血的结晶而欣慰吗?妈妈的目光又滑向了我的嘴唇,她在为唇边那淡淡的疤痕而心疼吗?

让我的心头不禁一热,眼泪在瞬间涌出双眸,打湿了枕畔……

那一刻,虽然初冬的凉意与深夜的昏暗笼罩房间,但我的心中却洒满阳光、温暖而甜蜜。妈妈很少守在我的身边,但我终于懂得了妈妈埋藏在心底的爱,那么浓,那么深,那么重。眼泪如决堤的水一般在瞬间涌出双眸,打湿了枕畔……

将妈妈看我的动作进行了细细地分解,从我的头发、眉毛、脸颊到嘴唇,仿佛电影中的慢镜头将那一瞬间延长,并用特定镜头加以放大,用文字细致描写,这样就把母爱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方法就是——细化动作,延长过程。(板书)

(三)并没有睡熟的我,感觉妈妈来到了我的床前。我偷偷睁开眼,看到妈妈果然站在我床边,她就那么站着,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怎样复杂而深情的眼神啊!我在这眼神的普照下,顿时有种异样的感觉:我好象变成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酣然入眠,感动得母亲满脸都是幸福;一会儿,我好象又变成了一朵俏丽的月季花,激动得母亲绽开了笑颜;一会儿,我好象又变成了一副五彩的画,陶醉得母亲在那儿欣赏啊欣赏! 

小作者主要写妈妈的眼神,但也可以从“我”的角度,通过我的心理、动作等描写,侧面烘托妈妈眼神的魅力,从而使叙述的层次更丰富,更生动。而善于变换角度,从与这个细节相关的多个层面下笔,这是要学习的第三招——变换角度,增加层次。(板书)

展开全文阅读

(四)并没有睡熟的我,感觉妈妈来到了我的床前。我偷偷睁开眼,看到妈妈果然站在我床边,她就那么站着,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怎样复杂而深情的眼神啊!我曾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无言的祝福;我曾在屠格涅夫《呱……呱……》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幸福的安详;我曾在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中见过,那母亲的眼神里是一种不能割舍的珍爱!

运用联想,进行类比粘连,使故事的内涵丰富。这种方法就是――类比联想,添其内涵。不过,使用这种方法有个前提,那就是要拓宽自己的阅读面,丰富积累。希望同学们爱上读书,多积累一些写作素材。相信大家如能从今天起就树立起“细节”意识,培养自己敏锐的感受力,将来写作就不会再急如走马观花,忽略了美丽的风景。

四.链接课文片断,加以佐证,巩固学习

那么,一定有同学很好奇,老师运用的这些方法从哪里得来的?其实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中就有许多值得大家学习的写作方法。

朱自清的《背影》中那位父亲攀月台过铁道的细节正是运用了细化动作,延长过程的方法才让我们感受到他深沉而浓烈的父爱;《最后一课 》放学时韩麦尔先生的动作描写。《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死时竖起的两根手指。 

关于《故乡》中的杨二嫂的外貌描写与杨绛笔下的老王病入膏肓时的样子都是运用不同的修辞方法,才使作品人物活灵活现。《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左拉的形象,就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而在《最后一课》中,都德巧妙地运用变换角度的方法侧面烘托出小弗朗士对德国侵略者的憎恨情感来。

在《谈生命》中,冰心把生命比作“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教师总结:其实我们的课文中还有许多写作技巧期待同学们去发现、去总结。因此,这节课也在提示同学们,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一定要学会从课文中总结规律,从典型范文中归纳方法,养成多读书、多思考、多积累的好习惯!

四、自主训练,巩固运用

掌握了细节描写的方法,就让我们学以致用吧。看下面的短片,请用心观察、用情体会。

(播放短片)

(这是影片《暖情》中的一个片断,影片的主题是: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让他们健康成长!

 从每一个家庭做起,从每一位父母做起!电影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令人深思的故事。冬冬的妈妈下岗后,全家的生活就靠爸爸一个人微薄的工资支撑。爸爸同情工友小孙单身母亲的遭遇,也选择了下岗,使本来就很困难的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妈妈在一气之下与昔日恋人去大连投资新的项目,离家远去。冬冬在家庭面临破裂的情况下与爸爸一起度过了自己六岁的生日。经济困难使他离开了自己的幼儿园,和爸爸靠打工度日。对妈妈的苦苦思念使冬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快乐与幸福与冬冬擦肩而过。爸爸决定带冬冬到大连寻找妈妈。然而寻找的过程艰难而漫长。他们靠送外卖、扫马路、捡破烂维持生活,并且在茫茫的人海中寻找。 短片讲的是一天冬冬为了捡一个被小朋友踢到路上的可乐瓶,不幸被车撞伤。为了支付房租、生活费和冬冬的医药费,爸爸又找了一份挣钱多的工作,给摔跤队员做陪练。可怜没有任何训练经验的爸爸,一天下来被摔得晕头转向、骨头散架。)

只要你用心观察,用情抒写,你会发现其实你和作家的距离并不远。

五、布置作业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刻让你深受感动,总有那么一刻让你倍受鼓舞,总有那么一刻让你陷入沉思,总有那么一刻让你泪落如雨……请以《那一刻,我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用细节描写来照亮你的文章。

六、老师结语

人们都说:一沙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其实,大的生活,是由无数小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是美的源泉,情的聚焦。生活中的细节之美,看在眼里,便是风景;握在掌心,便是花朵;拥进怀中,便是温暖;写在笔端,便是精彩。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品味那些动人的瞬间吧!让细节之花在生命中绽放,在笔尖永驻芳华!

七、板书设计

让细节照亮文章

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变换角度,增加层次

类比联想,添其内涵

刘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