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出世与王安石的入世——论矫世变俗之志与淡泊归隐之心

阅读:174  2017-02-22

   自古以来,宦海沉浮,出世抑或入世,一度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我以为,无论出世还是入世,请专注,请投入,请不悔。

    说起出世与入世,自然无可避免地谈到两个人:王安石与陶渊明。同样志节高尚,同样沉浮官场,同样腹有诗书,同样才识渊博。一个生于北宋,一个生于东晋,一个怀揣矫世变俗之志,一个拥有淡泊归隐之心。不一样的志向,使他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陶潜的生平,具体的事迹虽鲜为人知,但大段的情节,他自己倒叙述较详。如《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头几句就清清楚楚地交代了他的早期经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是他人生的第一个阶段,指早年家居治学,进德修业,过着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耽爱自然的生活。“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则指他的出仕经历。“三十年”,一说极言其久,一说为“十三年”之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指辞官彭泽县令之后,开始了隐居的生活。从此虽有王弘、檀道济等人礼贤下访,他也再未出仕。由此见得,陶渊明的人生,正是由早年闲居、出仕和中年后隐居到老三个阶段构成的。

    王安石则不同。介甫自幼随父遍历各地,见多识广,深谙民情。由于较长时间接触社会底层生活,他对北宋中期隐伏的社会危机深有所感,立志入仕。21岁他考中进士,随后历任多地通判、知县、知府,甚至位同宰相。一路仕途辉煌的他却不忘初衷,年近半百之时力主改革,却因触及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保守派反对。后又几经起落,终于从官场隐退。

    改革变法之事,一言难尽。当时位居高官的王安石为了扭转宋朝积贫积弱之势,可谓煞费苦心。然而因阶级矛盾、民族战争、集团内乱等种种问题,变法以失败告终。最令我痛心疾首的是,诸如《宋史》一类由宋代儒者编写的史书,大多“对小人宽,对君子严”。自王安石后的千年,诋毁王安石者不胜其数。在乱世纷纭里,一位坚毅的革命者被一遍又一遍记入史册。

    这一生,就一次。两个人以不同的方式,被后人所铭记。陶渊明,淡泊名利,独善其身,热爱自然,为后世所代代称颂;王安石,才学渊博,致力仕途,变法失败,蒙受千年不白之屈。如今的我们,倒是看清了,理解陶渊明归园田居,明白王安石宏伟向志。可遥想当年,陶潜长守一方清静,介甫却饱受质疑诽谤。我真的不曾想过,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倾其一生,却未能改变宋朝弊病,反而落入小人之口——这样,值么?

    这一生,就一次。一个人活着的目的,是不是就在于能为后世留下些什么,能够遵循本心?就前者而言,陶渊明、王安石都做到了。可是说到“遵循本心”,我以为,王安石真乃不改初衷,无怨无悔。变法的失败,与当时很多客观因素有直接关系,而即便知道自己面对着什么,他仍一心为民,以己矫世变俗之志,倾尽个人之力。他想了,他做了,他不悔。这就足够了。

    再评陶渊明。他意识到官场腐败黑暗,而自己又没有扭转乾坤之力,便隐居田园,自给自足,饮酒作诗抒意。这清静闲暇自是好,这享受自然亦是好,可他诗却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入仕又辞官,入仕又辞官。恐怕起初,他也是想在官场有所作为的吧。可从“误落”这一词,我却读出了他“悔于仕途”的情感。如此看来,陶渊明的“归隐”之中,称不上是“借口”,但不免多了些许“逃避”的意思。

当然,作为后人,我不敢妄自褒奖谁,批评谁。可是我想,若王安石在世,即便看到后世云云,辱骂赞扬,他仍会吟着“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慷慨诗篇,回我一句:这一生,值得!

【点评】

本文作者认为,一个人活一生,要为后世留下些东西,所以,只要全力投入,无悔无怨,就是值得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她谈王安石入世,陶渊明出世,二人一个怀揣矫世变俗之志,一个拥有淡泊归隐之心,他们走的人生历程不同,但是他们都为后世所铭记、所称道,从这一点上说,二人都值得肯定。不过,若论遵循本心,则是王安石更胜一筹,陶渊明出世中仍有逃避的成分,让人叹息。

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