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湖北省2016届高三联考试题

阅读:834  2016-08-04

湖北省2016届高三联考试题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填写清楚。

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在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巫术:人类文明无法摆脱的神秘影子

巫术这个词在中国已经等同邪恶,在卡通片里巫婆是丑恶的象征。其实,早从中古时代起,那些被指 为女巫或巫师的人,会被人烧死或砸死,显示人们对毒咒等超自然力量的畏惧。巫术是邪恶、欺诈的代名词,是与现代文明随行的,令人憎恶的影子。

但是,所有研 究古文明史的人都无法否 认,巫术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性。《国语》记载有观射父论“巫”之言。大意说,古时候民和神不混杂,神明就降临到精神专注不二、恭敬中正且聪明的人身上,这便是巫觋,巫觋制订各种典章制度,选贤能任五官,各司其职,社会不相杂乱。这为我们认识巫觋文化在古代中国政治中的核心地位,提供了关键的启示。

远古的观象授时与巫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司马迁在《史记》中则直接说明,观射父讲的“民神不杂”的有序社会状态,正是考定星历的结果;而历数失序,则民不堪命。由此可见历法的兴废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这也证明了只有巫术,才能孕育出后代发达的天文历法,以及人类文明的雏形。

如果说巫术是中华文明的唯一起源,也一点不为过。只有巫术中包含的科学成分,才能够切实解决远古国家、部落的民生问题;只有巫术的权威,才足以赢得信赖,才可以获得政治权威,亦即我们所说的公共权力。而只有公共权力形成,国家才会出现,也代表文明时代的到来。不但如此,巫术同时也是宗教、哲学思想产生的源泉。中国本土的道教产生,无疑和中国远古的占卦术,是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的;而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学说,也是直接脱胎于远古的巫术。

总之,巫术是一个悠久和广泛的现象,它以不同的名字,出现在每一个民族的远古史册里。但是,自从巫术完成引导文明诞生的使命之后,就被视为妖孽、邪恶的象征,并且被置放在文明对立的位置。像中国汉朝的张天师,清代的白莲教、义和团等,都是巫术的变种。在今天,巫术仍以种种形式,存在于社会的阴暗层里。

西方早在中世纪后,巫术就成为一种邪恶的象征,被排斥在文明时代之外。文明与野蛮蒙昧的对立,在宗教上往往表现为基督教与巫术的对立。但这种对立,和文明与野蛮的 对立一样,往往是被虚构出来的,但它却成了西方基督徒的固有的观念。而实际上,基督教的经验和巫术的经验相差无几,同样诉诸无法以理性和常识加以分析的想象和情感。

有一幅著名的油画《乔治雅各布斯的公审》,描写的是十七世纪发生在今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场宗教迫害事件。一个居住着虔诚的清教徒的小镇,几个居民被人控告在行巫,紧接着,更多的巫婆神汉被人揭发出来,而控告者和揭发者自己又被他人控告或揭发,到后来,每一个虔诚的基督徒都有可能是巫师。而殖民当局最初试图通过严厉的镇压,来恢复信仰和秩序,于是,对被控告为巫觋的清教徒进行审判。先杀了19人。但后来人们惊恐地发现,每一个基督徒身上都隐藏着一个巫或觋的影子。于是,总督下令停止审判,宣布该审判为冤案。如今,这桩冤案反倒变成了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成为警示全人类宝贵的反面教材。

浏览完整试题由此,我们认识到,巫术和文明并不是绝然对立的,而且应该把巫术视为文明的起源,并加以善意的对待。大自然赋予了生命、文明忤逆的自由,而到头来又身受其害。巫术和文明的关系也是这样,相对的矛盾并不说明它们一定互相排斥,有时正是紧密无间的体现。

巫术,永远是人类文明随行的神秘影子,巫术也是我们心灵中无法摆脱的超自然力量,每个人身上都隐藏着一个巫或觋的影子。不管我们是在史前的篝火旁,还是在信息时代的互联网之间,或者是在未来全智能生活空间,我们都无法摆脱来自远古巫术的影响,也许巫术就来自于我们的心灵深处。

(摘自《新浪网》,2015年12月,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中国社会,自中古时代以来,出于人们对毒咒等超自然力量的畏惧,那些会玩弄巫术的女巫或巫师,会被人处死。

B.巫术在中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要,从有关史料可以看出,它“考定星历”,巫觋文化在古代中国政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C.巫术是一个悠久和广泛的现象,每一个民族的远古史册里都有它的身影。直至今天,巫术仍以多种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D.著名的油画《乔治雅各布斯的公审》的相关内容说明,每个人身上都隐藏着一个巫或觋的影子,巫术和文明并不是绝 对矛盾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巫术最开始包含有科学、文明的因素,但随着科学的产生巫术逐渐走向了文明的对立面,从而受到了唾弃。

B.中国远古的占卦术是中国本土道教的源起,可以说,没有巫术,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道教。巫术甚至是中华文明的唯一起源。

C.在西方基督徒的固有的观念中,基督教与巫术是对立的,但和文明与野蛮的对立一样,这种对立往往是被虚构出来的。

D.文明人与野蛮人、基督教与巫术之间原本似乎明确的界线其实是模糊的,法庭审判和处决的与其说是巫觋,还不如说是基督徒。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巫术处在善良、诚实的对立面,尽管是人们对巫术的认识不够甚至误解造成的,但是,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它很难摆脱这种看法。

B.巫术中包含有科学成分,只有这样它才能够切实解决远古国家、部落的民生问题,否则,它不会成为权威,不会获得人们的信赖。

C.从古到今以至未来,人类都无法完全摆脱来自远古巫术的影响,可以说,它像影子一样永远与人类文明随行。

D.我们应善待巫术,不仅要正视其历史价值,还它以历史的地位,还应该加强研究,将其发扬光大,造福于当代社会。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其师郑复初谓其父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门矣。”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

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赏基,基辞。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友谅兵复陷安庆,太祖欲自将讨之,以问基。基力赞,遂出师攻安庆。

基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基曰:“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后三日,海宁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寻拜御史中丞兼 太史令。太祖即皇帝位,累欲进基爵,基固辞不受。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后宪、广洋、惟庸皆败。

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明年赐归老于乡。 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其龙 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B.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C.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D.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至顺:元宁宗的年号,帝王年号纪年法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法,国君改用新的年号称为“改元”。

B.辟: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前文中的“除”意义相同,均为“举荐”的意思。

C.顿首:叩头,头叩地而拜。古代的九种礼拜形式之一。此处刘基为辞受丞相一职而拜。

D.卒: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大夫死曰“卒”, 刘基属于大夫阶层。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刘基自幼就很聪明,他的老师郑复初对他赞赏有加,认为他将来一定会光耀刘家门庭;后来又有西蜀的赵天泽十分推崇他,把他看成是诸葛亮一类的人。

B.刘基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深受太祖倚重。强敌陈友谅图谋向东进发,气焰非常嚣张。将领们建议投降或退守,刘基力排众议劝太祖采用了诱敌计策,结果大败陈友谅。

展开余下试题C.刘基善于识人,正直敢言,多次替曾要陷害他的丞相李善长说情。明太祖打算让杨宪做丞相,刘基却认为好友杨宪不能胜任,认为他没有丞相的器量。

D.刘基淡泊名利,大败陈友谅后,太祖要奖赏刘基,刘基推辞了。后来还多次拒绝皇帝给他提高爵位。告老还乡后,过着闲适的隐居山林的生活,从不提自己的功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 。(5分)

(2)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8~9题

昭君怨

马洪

路远 危峰斜照,瘦马风尘衣帽。此去向萧关?向长安?

便坐紫薇 花底,只是黄粱梦里。三径易生苔,早归来。

8.简析词的前两句,语言有什么特点,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6分)

9.结合全词,简析“三径易生苔,早归来”两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阿房宫赋》中,作者杜牧借“ , ”两句告诫当朝统治者要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否则会重蹈覆辙。

(2)《登高》中寄寓了作者 飘零之感和 伤逝之情的诗句是:“ ,

。”

(3)《论语》中,孔子说:“ , 。”这两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要紧密结合,不可偏废。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题和四题中任选定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推迟会议

周波

  东沙上任后的第三天,办公室主任进来请示:镇长,什么时候开会?当时,东沙正埋头看手中的材料。他一言不发地拿眼瞧了瞧主任,心里思忖:我才到岗几天啊,开会可不是随便想开就能开的。既然已是镇长,上台就要讲有分量的话,可脑袋空空讲什么好呢。他觉着自己的状态和傻瓜没啥区别。东沙见主任还等着,应付道:再说吧。

换岗到乡镇工作,对东沙来说,确实有许多事还不很明白。可他又不敢多去问别人,怕人家怀疑自己的能力。要知道在县城工作时候他是干得顶呱呱的,否则上级也不会派他来乡镇。头一回去乡镇工作,得给人一种鲜亮的感觉,他突然发现自己也有痛苦的心事。

这几天,一到晚上东沙就窝在家里上网。老婆如晶笑着问:才去乡镇几天,像换了个人,懂学习了呢。他长叹一口气:不学怎么行,前天学土地法,昨天学招投操作,今晚研究一下咱们市里的社保问题。如晶抿嘴一笑,说:这个可以请教别人。东沙苦笑着说:我何尝不想这样,就怕别人误解。

那天,大概一个星期后,主任又来请示:镇长,会议什么时候开?东沙还像上回一样埋头看手中的材料。他抬起头,思索了一阵,说:再缓缓吧。然后,东沙起身出门。

那天他特意去拜见几位前任镇长,想讨教几招。不过,大家的意见很快让他糊掉了脑子。一个说只要牵住工业牛鼻子就行;另一个说要抓旅游;还有一个说镀镀金就行了,别把自己身体折腾坏了;当然也有老镇长劝他照自己的心路走。他心烦意乱地打电话给如晶:晚上不回 家了。

半个月后,主任又来请示:镇长,会议什么时候开?东沙当时刚从下面村里调研回来才进办公室。他看了看主任,微微一笑说:等忙过这阵子吧。 主任走后,他心里想:我快不傻了,等不傻了再说吧。

第三个星期的时候,主任又来请示:镇长,会议什么时候开?那天,东沙的心情格外的好,东沙说:你可以准备了。主任显得很开心:讲话稿我早就写好了,您看看。东沙却把讲话稿放在一边,问:下面有啥反应没有?主任说:大家都在议论,这么久了,新来的镇长还没开干部大会。东沙又问:还有啥情况?主任说:都说您在调研,看来有的放矢,接下来估计有大动作。东沙笑着说:嗯,好,你先去吧。

主任走后,东沙就提着茶杯靠在窗台前。阳光很灿烂。他想起自己刚当科长那会,原先科长位置有很多人竞争,最后,领导把机会给 了他。他当时就有预感,自己有可能要接副局长班了。于是,他更加认真地工作。不出所料,两年后很顺利地当了副局长。他于是认准了,凡事总有因果,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第四个星期来临的时 候,东沙更加积极地下村入企进行调研。他对同去的主任说:你写的讲话稿我看过了。主任紧张地问:镇长有什么需要修改的?东沙说:不用修改,会议通知可以下了,放在下周一上午吧。

东沙上任后的第一次大会终于如期而至。当他精神饱满大步流星地走向主席台时,他感受了众人充满期待的目光。大家起立鼓掌,迎接他们的新镇长。有那 么一会,东沙感到有一阵心虚,不过很快改变过来了。在那个充满神奇的上午,东沙对着麦克风一口气脱稿讲了两个多小时。所讲内容非常“接地气”,针对性很强,句句切中肯綮,博得阵阵掌声。期间,他多次起身激动地挥臂振呼,全场气氛一次次被引向高潮。此时,那份早就准备好的讲话稿则静静地一直摆放在桌台上。

会议结束的时候,主任来东沙办公室。东沙说:你坐,下面反应怎样?主任两只手不断地搓来搓去,轻着说:镇长,你真厉害!脱稿居然讲得这么精彩。东沙笑着说:你讲稿写的有文采,什么时候写的?主任说:按照惯例,你一到我就写好了。东沙泡了杯茶,说:我没按你的讲话稿念。主任不好意思地说:这样反而好,但我有压力。东沙不解地问:你有什么压力,有压力的应该是我。主任说 :像你这样有水平的镇长,我这个主任不好当。东沙一听,顿时哈哈大笑,心里想:我终于不傻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5年第23期,有改动)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东沙刚到镇长任上,一再拖延早就该开的会议,吊足了属下的胃口,要通过这种方式看看“下边的反应”,可见他深谙为官之道。

B.东沙向前任镇长们请教,得到的意见和建议五花八门,让他不知如何是好,这主要是为了说明他所面对的是个十分棘手的烂摊子。

C.“不用修改,会议通知可以下了,放在下周一上午吧”,这句话暗示此时东沙镇长已胸有成竹,为下文写他脱稿演讲并获得成功做铺垫。

D.作品细节描写虽不多,但生动传神。最后一段“主任两只手不断地搓来搓去”,这一细节就很好地表现了主任的惊喜和忐忑的心理。

E.小说以“推迟会议”为题很恰当,“推迟会议”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东沙这一人物形象也在会议的“推迟”中得到很好的刻画,真实而丰满。

(2)请结合全文,简析东沙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6分)

(3)你对“按照惯例,你一到我就写好了”这句话的背后的深意有何认识?(6分)

(4)“凡事总有因果,不打无准备之仗”,结合文中东沙的履职经历和你自己的人生体会,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曾国藩的领导力:并非权谋,而是理念

不少人心 中的曾国藩,是“权谋”的形象。事实上,在朝有武功、在野有著述,被称为清朝理学大儒、“中兴名臣”的曾国藩的领导力的核心,并非权谋。曾国藩并非天资聪明之人。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评价是“才略太欠”,是个“书憨”;梁启超也说曾国藩“非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曾国藩也评价自己“生平短于才”。

展开余下试题曾国藩相信“至拙”能胜“至巧”。梁启超认为曾国藩的成功,恰恰就是“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民国学者萧一山也说曾国藩“不尚机权,惟务质实”,这是曾国藩人生哲学的核心,是他一生得力之处。

  曾国藩是以书生从戎,他所面临的环境非常险恶。一方面是太平军的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另一方面,统治集团中,官吏渎法贪冒;士子不知廉耻,唯利是求。军队之中,将帅贪婪平庸,士卒望敌而走。在曾国藩看来,可怕的不是太平军作乱,而是人心的陷溺、人欲的横流。军事的失败的背后是价值体系的崩溃。无兵无饷不足忧,唯独放眼看去,竟然很难找到一个见利而不争先、见义而唯恐落人后的人。要扭转这种局面,在曾国藩看来,当务之急,是以“忠义血性”为核心的理念来改变人心,号召那些“抱道君子”,投身于挽狂澜的事业中。他强烈的救世意识,以及他执着地将自己的理念付诸行动所形成的强大感召力,便是他的领导力的核心。曾国藩的湘军因而表现出了异于任何军队的战斗力。

  曾国藩理念的核心,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然而一般的儒生却只是想、只是说,而不敢做、不去做。曾国藩坚信“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毛泽东对曾国藩这一点非常佩服,认为曾国藩是“办事兼传教”之人。曾国藩成事的根本,就在以“传教”来达成“办事”的结果。

  曾国藩在北京为 官的时候,以理学为自己的修养之道。理学对其领导力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曾国藩一生以“做圣贤”为自己的追求。曾国藩具有“卫道”的强烈使命意识。曾国藩正是把与太平天国之间这场军事对抗,变成了一场文化上、价值上的“卫道”的战争。儒家为中国人提供了理想的人格和价值追求,是一种正面的导向。但是,儒家也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过于相信道德的力量,因而理想主义色彩过浓的儒生,往往无法成事。因此,对于要在现实世界中把事情做成的曾国藩来说,只靠儒家的价值理念,显然是不够的。

曾国藩出来统帅湘军,开始运用法家的理念施为。法家相信人的本性是求利的,社会从本质上来说是围绕着利益而展开的。法家认为权势才真正具有让人屈服和顺从的力量,此外,法家还强调争夺。 它使得曾国藩能够透过表面的温情看清深层的利害,这无疑是他能在为官从政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清醒而明白的意识的关键因素。但是,法家也有自身的不足。其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强势、冷酷、过于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所以曾国藩在湖南和江西带兵时,就陷入了极度紧张的人际关系中,以至于“通国不能相容”,最终被罢免了兵权,跌到了人生的最低谷。

挫败一度使曾国藩陷入焦虑抑郁之中。当然,挫折使曾国藩有了一个自我反省并得以真正脱胎换骨的机会。近一年的自我反省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咸丰八年再出而以黄老(即道家)处世”。法家之弊是逞强,是自以为是,而道家的“柔弱”、“不争”,恰恰是要打破人的自矜、自是,从过分的自我之中走出来。曾国藩就这样把儒、法、道三家的精髓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从而达到了真正的圆通无碍的境界。这便是曾国藩领导力的最大特色,也是他最终能够成就事业的根本原因。 (选自《大家》2015.11.16,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左宗棠评价曾国藩“才略太欠”,是个书呆子;梁启超也瞧不起曾国藩,认为他没有超群绝伦的才华,在当时的杰出人物中,是最笨的一个。

B.在曾国藩看来,士卒的多寡和有无粮饷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让他忧虑的是,统治集团腐败,整个社会缺少“忠义血性”,只见逐利之徒,难见好义之人。

C.曾国藩以传统的儒家思想为理念的核心,以“做圣贤”为自己的追求,具有强烈的“卫道”的使命感。可以说,主要就是儒家的思想成就了曾国藩。

D.曾国藩运用法家的理念治军,结果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一度被罢免兵权,后来他放弃法家而以道家处世,最终走向人生的辉煌。

E.法家与儒家有很大的不同,在法家理念中,只有实力才是靠得住的,人的行为也只有通过强制的力量才能改变。曾国藩治湘军的成功从中得力最大。

(2)请简要概括儒家、法家、道家对曾国藩的主要的积极影响。(6分)

(3)请简要分析曾国藩的品质特点。(6分)

(4)毛泽东 认为曾国藩是“办事兼传教”之人。结合全文分析毛泽东这样说的理由,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8分)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①俄罗斯和土耳其因俄战机被击落事件发生的口水战升级,吵得 。俄罗斯总统普京扬言要报复,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警告莫斯科不要“玩火自焚”。

②日前,一张照片引发了媒体议论。衣着随便的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在与中国外长王毅握手时,一手插裤兜。这一傲慢的举动,让人觉得此君 。

③入冬以来,北京的雾霾天又渐渐增多,大概是对生活在雾霾中 了,有网友调侃这是长期“ 喂人民服雾”。嬉笑之余,也不 免觉得无奈。

A.沸沸扬扬 不可思议 习以为常

B.沸反盈天 不可理喻 习以为常

C.沸沸扬扬 不可理喻 司空见惯

D.沸反盈天 不可思议 司空见惯

14.下列各项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 )

A.目前,健在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减至100多人,而且大多年事已高,平均年龄都超过80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活化石”会消逝得更快,每一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证词的史料记录,也因此更显珍贵。

B.演员陈道明愤怒地指出,如今泛娱乐的文化生态、唯票房的剧本创作、纯圈钱的文企上市和没教养的艺人涉毒,深刻反映出当前的文艺浮躁风气。这些话的杀伤力句句戳中文艺圈的要害,值得整个演艺圈反思。

C. 鉴于近年来全国各地暴力袭警的事件不断频发,刚刚获得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依照妨害公务罪的规定从重处罚。

D.虽然“习马会”本身并不意味着两岸统一,但这一事件进一步拉近了两岸的关系,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全球政治都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两岸能够更接近的话,未来可能“不会再有美国航母进入台湾海峡”。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法治思维说到底是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

①只有法治才能有效整合各种张力,化解各种冲突,

②直接影响着党的执政根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③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根基。

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多元多变,各种利益分歧、矛盾冲突交织,

⑤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

⑥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治国能力强弱,

A.⑤④①③⑥② B.⑥②①④⑤③ C.①③⑤④⑥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