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考考点强化训练三十五 访谈阅读

阅读:544  2016-09-22

考点强化训练三十五 访谈阅读

(时间:4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龚琳娜:请君为我侧耳听

珊 珊

在中国民歌界,龚琳娜无疑是个“另类”。几年前,她以一曲《忐忑》名噪南北,几乎成为这个时代的寓言。然而,2013年她和老锣创作的《法海你不懂爱》《金箍棒》却让他们背负争议。

春寒料峭的3月,我走入龚琳娜和老锣在北京举办的“古诗词音乐沙龙”。老锣将典雅的中国诗词嵌入音符与律动,再加上龚琳娜或柔美或刚烈、或深沉或彷徨的歌声,温柔地唤醒那些沉睡的文化记忆,让人感叹听觉与心灵的共振竟如此美妙。演出后,龚琳娜向我讲述了她眼中的自己及民族声乐。

此生不做“套中人”

记者:5岁登台独唱,20岁保送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加入中央民族乐团,1999年获全国青年歌手大赛银奖和“观众最喜爱的歌手奖”……华服、盛典、鲜花、掌声似乎都已顺理成章。你那时为何要出走民歌界,为何回归?

龚琳娜:大学毕业后,我发现民族音乐的环境太单一了。我不想做一个“套中人”,必须打破自己。这时遇到了老锣,是他让我“打开”了自己,让我看到世界民族音乐的风貌,捕捉到中国音乐的“根”——中国民歌和戏剧的唱法。《静夜思》等老锣的音乐中既有中国音乐的“根”,也有与众不同的尝试。我们云游世界,不断找寻自己。当这些积累几乎要在我的身体里“爆炸”时,我告诉自己必须回来。

记者:今天你每一曲唱毕,都忍不住拭去眼泪,很少有歌者被音乐感染到如此境地。

龚琳娜:唱歌是生命魂魄的反射,要离自己的心很近。作品和作曲家要很纯洁,歌者也必须干净,因为歌唱是回归自己内心的过程,而不是向观众炫耀什么。因此感人的不是华丽的声音,是真实的力量。

记者:如何让歌唱回归自己的内心,保持“纯洁”?

龚琳娜:在德国,我们住在山里面,我每天找一片干净的林地,脱去鞋子,光脚踩在地上,感觉自己的身体是一棵树、一朵花,从大自然里找到了这个东西,再唱歌的时候,状态就不一样了。音乐就是我的信仰。我不可以利用音乐来炫耀自己。

可惜“山珍”无人知

记者:你在微博里写:“我们的歌里有《忐忑》《金箍棒》等麻辣火锅味的,也有《走西口》《好花红》等小吃类的,功夫最深的要数《登高》《桃源行》等自然山珍。”为什么通过媒体传播的是“麻辣火锅”,而不是功夫最深的“自然山珍”?

龚琳娜:在春晚你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没有人会静下来听《登高》,要呈现的音乐必须有光彩,而非内敛的。其实,你要唱得深刻,而非浅表的热闹,更难。我对于《金箍棒》《大笨蛋》的喜欢并不弱于古诗词音乐。古诗词音乐是一种精神营养,提醒我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

记者:同为“麻辣火锅”,为什么《忐忑》的认可度较高,《法海你不懂爱》《金箍棒》却招来争议?

龚琳娜:一个作品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能否得到别人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让人获得。《法海你不懂爱》的任务就是把这句咒语植入你的大脑,告诉你凡是真爱遇到阻碍,就要唱这首歌。我想很多人不是不喜欢《金箍棒》,而是不喜欢我“齐天大圣”的扮相。这毕竟是这种扮相的第一次亮相,我也在探索。

记者:所以,能否带来新感受,是评价作品的重要标准?

龚琳娜:不,不是外在的刺激,而是内心的感动。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经得起观众咀嚼和时间检验的作品,才是好作品。我看重音乐给观众带来的力量,希望我的音乐传递生活的希望。

浏览完整试题记者:那些“自然山珍”有面向公众的传播渠道吗?

龚琳娜:没有。古诗词音乐的生存空间几乎没有。我希望大家能关注这部分。通过音乐激活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是我们的愿望。

(选自2013年4月11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虽然龚琳娜在中国民歌界是“另类”,其作品也受到争议,但不可否认龚琳娜是这个时代的寓言。

B.龚琳娜一直不甘做“套中人”,遇到老锣更使她认识到世界音乐的风貌,这都促使她“出走”民歌界。

C.龚琳娜的回归源于积累的足够丰富,但回归不是为了炫耀,而是把音乐当作信仰。

D.龚琳娜认为古诗词音乐是内敛的,所以不适合春晚,但这种音乐创作的难度更大。

E.这篇访谈旨在引发人们对古诗词音乐的关注,希望通过音乐“激活”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答案:CD

解析:A项,原文说“几乎成为这个时代的寓言”,选项武断绝对。B项,原文说“大学毕业后,我发现民族音乐的环境太单一了。我不想做一个‘套中人’,必须打破自己”,可见并非“一直”,选项遗漏条件。E项,对访谈的主旨概括不全面,这篇人物访谈主要是展示人物与众不同的人生追求和精神世界。

2.文章第2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结构上,结束作者的客观叙述,开始记录访谈内容。内容上,表明下文将围绕“龚琳娜眼中的自己和民族音乐”两方面来写。

3.“从大自然里找到了这个东西”中,“这个东西”指什么?请结合文本对其深层含义加以具体分析。

答:

答案:“这个东西”指的是“让歌唱回归自己的内心,保持‘纯洁’”。这里的“自己的内心”指在心中保持对音乐的信仰;“纯洁”指的是不把音乐当作实现自己私欲的工具,比如用音乐来炫耀自己。

4.访谈录中“可惜‘山珍’无人知”这个小标题中的“山珍”,指的是龚琳娜吗?如果是,请谈谈理由;如果不是,请指出指的是什么,并说出理由。

答:

答案:(观点一)“山珍”指龚琳娜。①因为龚琳娜作品中“功夫最深的要数《登高》《桃源行》等自然山珍”。②她和老锣创作的《金箍棒》等作品让她背负争议,很多人不理解。③龚琳娜在德国时住在深山里,从自然中找到自己的信仰,这些“自然山珍”在某种意义上就代表她本人。

(观点二)“山珍”指古诗词音乐。①因为龚琳娜在微博里说“功夫最深的要数《登高》《桃源行》等自然山珍”。②《登高》《桃源行》等属于古诗词音乐,而龚琳娜认为“古诗词音乐的生存空间几乎没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北岛,当代诗人、作家。

林思浩,出版人,任职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林思浩:您的新书《城门开》写的是北京记忆,其中有没有用文字“修复”一座“被毁掉”城市的心意?

北岛:与其说是用文字“修复”,不如说是“哀悼”。我是即将消失的北京的最后见证人之一。我猜想,一个1990年出生的孩子,大概认为北京就是现在这样,天经地义,一个古城只是谣传而已。其实根本不只北京如此。前几年我也去过我的祖籍绍兴,那是我头一次回老家,失望至极。哪儿还有鲁迅笔下的那种韵味儿?就连鲁迅故居都像仿造的。我认为,不仅我这样的异乡人在自己故乡迷失了,所有不聋不傻的中国人也全都在自己的故乡迷失了。

林思浩:中国文化史上也有一些用回忆来复原文化名城的例子,一代文物的倾毁反而成就了文学的不朽,文学又反过来令文物增添了传奇的吸引力。您怎样看待这种关系?

北岛:我既没有让文学不朽的野心,也没有考古的热情,何况北京作为城市算不上什么文物,人们至今还住在其中。我只是希望我们从紧迫的节奏中停下来,哪怕片刻也好,反思我们的生活,看看在所谓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写此书的另一个目的,是借助文字追溯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我生命的开始,很多想法和事都是在那时形成或被注定的。

林思浩:您在写作《城门开》时是否想过在北京这座城市和您的生活之间作出区分的话,哪一部分更令您着迷?

北岛:就我的成长经验而言,城市与人事是不可分割的,有某种镜像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我并没有刻意写城市,而所有大小事件都折射出城市的变迁。至于哪一部分最让我着迷,那就是细节。正是个人的可感性细节,如同砖瓦一样,让我在纸上重建一座城市。

林思浩:光和影,味道和声音,你一开始三篇写的这些显然都是难以言传的细微之物,这些能说是悠长岁月仍留在您身上的感受吗?这种感受对您接下来写到的人物和情节发挥的作用大吗?

北岛: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正从人们的生活中删除细节。我在大学教散文写作时,让学生写写他们的童年,发现几乎没人会写细节。这是非常可怕的。没有细节就没有记忆,而细节是非常个人化的,是与人的感官紧密相连的。正是这些属于个人的可感性细节,才会构成我们所说的历史的质感。如果说写作是唤醒记忆的过程,那么首先要唤醒的是人的各种感官。以这三篇开头,是为了让感官充分开放,甚至强化放大,这是我的记忆之城的基础。

林思浩: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您这个文字北京城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也就是说全书的篇章是怎样铺排的?

北岛: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北京城的结构和汉字的结构有许多共同之处,比如横平竖直:封闭性。老北京过去叫四九城,“四”指城墙,即外城、内城、皇城、紫禁城,“九”为内城的九个城门,与汉字的结构不谋而合。至于全书的篇章铺排,并不是按线性时间展开的,而是每章都可独立成篇,自成系统,很像汉字和北京的四合院,彼此呼应,在互相勾连拼接中产生更深的影响。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城门开》是作家北岛的一部新书。作者在这部书中借助文字追溯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生活。

B.现在的北京城变化很大,原有的北京古城即将消失,在一个1990年出生的孩子眼里,北京作为古城只是一个谣传而已。

C.北岛认为,城市与人事存在某种镜像关系,他所描写的大小事件都折射着城市的变迁。

D.没有细节就没有记忆,而细节是非常个人化的,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正从人们的生活中删除细节。

E.北岛受到汉字结构的启发,在安排《城门开》一书的篇章时,使每章都独立成篇,自成系统,很像汉字。

答案:BE

解析:B项,“在一个1990年出生的孩子眼里,北京作为古城只是一个谣传而已”错,这个观点只是北岛的一种猜测。E项,“北岛受到汉字结构的启发”于文无据。

6.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林思浩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答:

答案:①写作《城门开》这本书的目的。②写作与生活的关系。③全书的编排特点。

7.《城门开》一书前三篇为什么写光和影、味道和声音这些细微之物?

答:

答案:①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是非常可怕的。②个人的可感性细节构成历史的质感。③让感官充分开放,甚至强化放大。

8.结合全文,谈谈《城门开》这本书在写作和编排上有哪些特点。

答:

答案:(写作方面)①借写北京记忆反思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迷失。②用人事来折射城市的变迁。③注重细节。(编排方面)每章都可独立成篇,自成系统,又彼此呼应,在互相勾连拼接中产生更深的影响。 (60.18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