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试卷语文

阅读:57  2017-04-26

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

语 文 试 题

组题人:陈兆辉 审题人:夏光民 2017.04.05

考试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课内基础知识与语言表达运用)、第Ⅱ卷(阅读与写作),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40分钟。

2.请将客观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相应位置处,答在试卷上不给分。

3.主观试题用黑色或蓝黑色的钢笔或中性笔誊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处,超出答题区域的内容不给分。

4.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第Ⅰ卷 课内基础知识与语言表达运用(26分)

一、课内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纵一苇之所如 如:好像,如同

B.击空明兮溯流光 溯:逆流而上

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酾酒:斟酒

D.相与枕藉乎舟中 枕藉:枕着垫着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B.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荒谬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草率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附、亲近

C.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故事:先例

D.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子装

4.下列有关作家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谥号“文”,世称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

C.辛弃疾,字稼轩,号幼安,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清代神韵派大师王士祯将其与李清照并称为“济南二安”。辛弃疾命运起伏,仕途多舛,逝后赠少师,谥号“忠敏”,有《美芹十论》。

D. 曹禺,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原名万家宝。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齐名。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二、语言表达与运用。(14分)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部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热情的张阿姨听说小王是自己女儿的朋友,便拉着小王的手全神贯注地跟她拉起了家常,一直聊到深夜,害得小王都没赶上夜班车。

②如果一般读者不认为我的这本小册子言不及义,编辑出版工作者又觉得它有可借鉴之处,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

③纵观我国店名文化的历史,我们可以总结出店名文化发展的趋势,还可以预设一个荦荦大端的架构。

④世界各国因为有不同而需要合作、因为有共识才可能合作。但如果各国彼此视对方为异端,势如水火、动如参商,何来合作?

⑤全省最大沃尔玛山姆会员店落户惠州,预计2018年9月开业,新闻一播报,惠州市民口耳相传这一喜讯。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如果从个人和小团体利益出发,利用新闻媒体作不公正的报道,不仅违背职业准则,也损害公共利益,甚至构成犯罪。

浏览完整试题B.行医近50个岁月,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中科院院士吴孟超始终认为医德比医术重要,“德”是他挑选弟子的首要标准。

C.这个部门在落实“三严三实”活动中,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研究听取群众意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D.“和平尊”以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尊”为原型,尊体饰以中国传统吉祥纹饰,辅以丝绸之路等元素组成,传承和平发展、交流合作的理念。

7.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

何谓“角色之衡”? ,这是由舞台艺术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决定的。由于天赋、机缘、人气等各方面的限制,能成头牌的毕竟是极少数。因此,在人才培养上既要勇于“开小灶”,为有潜力成为金字塔顶端的演员创造更多学习、实践和拜师的机会,同时,也要为二三线配角演员的培养制订扎实可行的计划。

A.戏曲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两个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还需要作为四梁八柱的相对整齐的配角

B.戏曲需要的不仅仅是作为四梁八柱的相对整齐的配角,还需要一两个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

C.戏曲需要的不是一两个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而是需要作为四梁八柱的相对整齐的配角

D.戏曲需要的不是作为四梁八柱的相对整齐的配角,而是需要一两个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几乎所有人都有这样一种经历:出门后总在担心屋门是否忘记锁了,煤气、电器是否关好,甚至会因此回家检查。如果程度较重,持续时间长,同时引起严重焦虑等情绪障碍的话, ①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强迫症状一般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前者表现为反复思考一些想法,比如怀疑、回忆、穷思竭虑等; ② ,如反复检查、反复计数、反复洗手等。 ③ ,以致手上有一股浓重的肥皂味,有人甚至把手都洗出血来。

第Ⅱ卷 阅读与写作(124分)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杭州巷10号

夏 阳

幸福路作为一条商业步行街,每天人流密集,左边有一条非常不起眼的小岔路,叫平安街,顺着平安街进去百余米,一拐弯,眼前生出一条南北向小巷,便是杭州巷。

杭州巷狭窄细长,仅容得下两人并行,麻石板铺就的巷道,伴随着墙脚一线湿湿的青苔,一直延伸到尽头。巷子两边的建筑,古朴、荒凉,被圈在高高的院墙内。透过门缝,可隐约窥见一些雕梁画栋,当然还有断壁残垣。小巷里,渺无人烟,只有寂寞的风,顺着寂寞的巷道穿过,轻轻吹拂着墙头几株寂寞的茅草。步行在小巷里,抬眼望去,四周就像一幅油画,挂在墙上沉睡不醒。

我此行的目的地是杭州巷10号,那也是整个小巷唯一的住户。我去的时候,正值深秋,碧空如镜。上午的阳光嫩黄羞怯,在墙头瓦瓴上探头探脑,却无法照进小巷。行走在小巷里,头上是一片金灿灿的阳光,人却站在岁月的阴凉中。驻足10号门前,我感慨颇多,犹豫良久,那两扇厚重的木门还是被我轻轻地叩响了。

须臾,一个老太太站在门口。她的目光和善,完全没有都市人惯有的那种警惕。我结结巴巴地说自己是摄影发烧友,爱好用镜头来捕捉历史。老太太把我迎进院内。院子很大,里面种了不少花草。秋天的菊花开得正艳,五彩缤纷,白如雪,粉似霞,而黄的,则黄得热闹,亦黄得伤感。院内飞檐斗角,回廊石阶,曲径通幽。难以置信,在现代都市林立的高楼大厦脚下,竟然藏着这样的深居大院。

老太太说自己有八十高龄,有个留学海外的儿子,如果现在还活着的话,明年也将花甲之年了……老太太说她姓李,从十八岁结婚那年起,已经在这院子里生活了六十多年。六十多年里,女儿夭折,儿子客死他乡,佣人被遣散,老伴过世,一个个亲人相继离去,昔日门庭喧闹的大宅子里,最后只剩下她一个孤老婆子了。老太太说这话时表情恬淡,似乎是在谈论别人家的事情,看不出有任何的悲伤。

我问:“这巷子为何叫杭州巷,和杭州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老太太说:“现在知道这巷子来历的人应该不多了。说来话长,早在清朝末年,有一批杭商集体迁移来此,他们开茶庄、丝绸店和当铺等。买卖做大了,赚钱了,在这里扎根,抱团买地置业,于是就有了这杭州巷。你可别小看这巷子,它可是当年这座城市的心窝窝呢。巷道之所以修得这么窄,就是为了减少闲杂人员的进入。无论多大的官来访,文官落轿,武官下马,就是皇帝来了,也得老老实实从巷子口步行进来。”说到这里,老太太得意地笑了。

我吃了一惊,没想到杭州巷在当年是如此的尊贵显赫。望着老太太一脸甜蜜而略带羞涩的回忆神情,我依稀看到了当年一个情窦初开的妙龄女子,被浩大的迎亲队伍捧进了这杭州巷。

在杭州巷10号,如置身于山野的一处宅院里,都市的喧嚣和车流的嘈杂似乎远去。空气里,有花的阵阵清香,在明朗的阳光下,微微发酵。和老太太坐在一块儿喝茶聊天,真是一种享受,仿佛在翻阅一本厚厚的历史书。

我拍了几张照片后,告别老太太,告别杭州巷10号,重新回到巷子里。我默默退出杭州巷时,一个磨刀师傅正挑着担子站在巷子口,高声叫喊着:“磨剪子嘞,戗菜刀!”他抑扬顿挫的叫喊声跌落在小巷里,溅起一巷子清脆的回音。磨刀师傅喊了数声,站了片刻,却没有走进小巷。

我回到单位。主任问我:“老太太同意拆迁了?”

我默默地望着主任难看的脸色。他的身后,悬挂着这座城市的规划蓝图,上面一条条粗大笔直的线路,纵横交错,气势凌厉。

我向主任建议道:“按照老太太目前的身体状况,是很难熬过这个冬天的。要不,我们等到明年开春再说,如何?”

主任沉默不语。

(有删改)

9.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中人物不多,人物关系也不复杂,但非常注重营造小说的环境氛围,并设置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B.杭州巷10号是整个小巷唯一的住户,小说将户主老太太与其他已经迁走的住户进行对比,体现了老太太的不近人情。

C.小说结尾只有一句话,写主任沉默不语,但主任内心可能并不平静,结尾意蕴悠长,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D.“我”在征求户主老太太是否同意拆迁时,非带犹豫,既体现了拆迁工作的难度,也体现了“我”对老太太的同情。

展开余下试题10.小说第二自然段对杭州巷的环境进行了描写,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11.小说写了关于城市拆迁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白桦:文学是我的生命

舒心

白桦,1930年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文学成为他寻找人生道路的火炬——“我最初接触的是坊间的线装书,其中有经典,也有史籍。我既希望文学照亮自己,也希望文学照亮别人。”

  1942年至1945年,白桦离开家乡去潢川就读初中,晚上在姐姐家的织布作坊帮忙织布。作坊里什么人都有,白桦目睹难民们所受的苦难,创作了第一首诗歌《织工》,发表在《豫南日报》。那一年,白桦15岁。他热心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激愤的文字和尖锐的言谈,引起了特务的注意与跟踪。1947年,白桦逃离国统区,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白桦参军后,写一些报道,把战斗故事刻印成画,发给下面的连队;但宣传用的快板,离文学还是比较远。

  新中国成立初期,白桦随军驻守云南边境;1952年,任昆明军区创作组组长,在部队开始了诗歌和小说创作。

  1953年,白桦的短篇小说《山间铃响马帮来》被改编成电影剧本。第二年,白桦的《无铃的马帮》又被拍成电影《神秘的旅伴》,王晓棠饰演女一号,由此而一举成名。

1953年5月,白桦和胡风初次相识。两年后,他曾约另一位朋友一起去看望过胡风,为此,在后来的“肃反运动”中,他解释了几十次都没法交代清楚。

  1955年,白桦成为解放军总政治部创作室的创作员。其间先后出版了《边疆声音》等小说集,《金沙江的怀念》等抒情诗集,成为20世纪50年代前期知名的部队作家之一。

1957年,27岁的白桦被划为“右派”,打入另册,当过好几年钳工。在“文革”中他的作品还一律作为毒草加以批判斗争。

“挫折使我发誓放弃文学,甚至把所有的笔记、日记全部毁掉,扔掉所有的笔。”白桦说。但是,“文革”结束的第二天,白桦只用一周时间就写出话剧《曙光》。

  1980年底,根据白桦的电影剧本《苦恋》摄制成的《太阳和人》,又引起一场全国性的大震荡。故事讲述黄永玉等一大批劫后余生的中国艺术家,经历了各种生活的折磨,但对祖国的爱始终不渝,表达了对祖国的爱,是苦苦的爱恋。

1981年,对于白桦来说,是沉重的一年,举国上下卷入这场沸沸扬扬的批《苦恋》的事件。“《苦恋》有自己经历种种波折后悲凉的情绪。今天回想起来,这场批判是一场观念的较量,是‘文革’后最为激烈的一次,它检验了很多人的观念和勇气。”白桦说。

  1982年,白桦写了一部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这部作品因其以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吴越争霸历史,引起了巨大思考和争议。33年后,这部作品得以重排,作为自己的导演处女作,89岁的蓝天野终于看到了作品重新上演。

数十年来,白桦的家庭由于他的缘故屡遭不幸。1984年他的儿子曾劝他改变生活方式。白桦复信说:“我不能,因为文学是我的生命。一个有生命的人怎么能不重视自己生命的意义呢!……”

2009年,长诗《从秋瑾到林昭》的发表是白桦看重的事情,因为这首诗他花费了十年的心血。在云南玉溪开颁奖会时,白桦激动地流泪说:“流了八十年的眼泪,泉水依然涌动,这八十年的泪水,把我这双眼睛洗涤得像儿童那样明亮。”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白桦是一位军人,解放初期,随军驻守云南边境,后任昆明军区创作组组长,开始诗歌和小说创作。

B.本文没有写白桦在文革时期——六七十年代,及九十年代的创作,这是因为这期间由于政治的原因白桦没有进行创作。

C.本文的选材十分集中,把焦点聚集在白桦的文学创作上,而对于白桦其他方面的事情则很少提及。

D.本文在叙述白桦所经历的事件时基本上写出了具体的时间,还多次引用其本人的话语等,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这一特点。

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白桦的短篇小说《山间铃响马帮来》被改编成电影剧本,《无铃的马帮》被拍成电影《神秘的旅伴》,白桦由此一举成名。

B.白桦读初中时,在她姐姐家的织布作坊帮忙织布,因创作发表反映难民们所受的苦难的《织工》而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注意与跟踪。

C.白桦的作品饱受争议,1981年举国上下都卷入了沸沸扬扬的批《苦恋》的事件;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也引起了巨大的思考和争议。

D.白桦和胡风相识,曾约另一位朋友一起去看望过胡风,在“肃反运动”中遭到刁难,白桦的家庭由此而在数十年间屡遭不幸。

E.长诗《从秋瑾到林昭》花费了白桦十年的心血,于2009年发表,白桦非常看重这件事,在云南玉溪开颁奖会时,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14.白桦写过电影剧本《苦恋》,有人说,“苦恋”又何尝不是其文学人生的写照!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5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牵招,字子经,安平观津人也。年十余岁,诣同县乐隐受学。后隐为车骑将军何苗长史,招随卒业。值京都乱,苗、隐见害,招与隐门生史路等共殡敛隐尸,送丧还归。道遇寇钞,路等皆散走。贼欲斫棺取钉,招垂泪请赦。贼义之,乃释而去。由此显名。东诣太祖。太祖将讨袁谭,而柳城乌丸欲出骑助谭。太祖遣诣柳城。到,值峭王严,以五千骑当遣诣谭。又辽东太守公孙康使韩忠赍单于印绶往假峭王。峭王大会群长,问招:“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为单于今曹公复言当更白天子假我真单于辽东复持印绶来如此谁当为正”招答曰:“昔袁公承制,得有所拜假,中间违错,天子命曹公代之。辽东下郡,何得擅称拜假也。”忠曰:“我辽东在沧海之东,拥兵百万,曹操独何得为是也?”招呵忠曰:“曹公允恭明哲,翼戴天子,宁静四海。汝君臣恃险远,背违王命,欲擅拜假,方当屠戮,何敢慢易咎毁大人?”便捉忠头顿筑,拔刀欲斩之。峭王惊怖,左右失色。招为峭王等说祸福所归,皆下席跪伏。太祖灭谭,署招军谋掾。文帝践阼,出为雁门太守,寇钞不断。招既教民战陈,又表复乌丸五百余家租调,使备鞍马,远遣侦候。虏每犯塞,勒兵逆击,来辄摧破,吏民胆气日锐,荒野无虞。又构间离散,使虏大结怨仇。招出,大破之。寇贼静息。乃简选有才识者,诣太学受业,还相授教,数年中庠序大兴。郡井水咸苦,民远汲流水,往返七里。招凿原开渠,注水城内,民赖其益。其治边之称,百姓追思之。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为单于/今曹公复言/当更白天子/假我真单于/辽东复持印绶来/如此/谁当为正

B.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为单于/今曹公复言/当更白/天子假我真单于/辽东复持印绶来/如此/谁当为正

C.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为单于/今曹公复言当更白/天子假我真单于/辽东复持印绶来/如此/谁当为正

D.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为单于/今曹公复言当更白天子/假我真单于/辽东复持印绶来/如此/谁当为正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印绶,旧时称印信(以作凭证)和系印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丝带,佩带在身。

B.“公”古代对人的一种敬称,如“袁公”“明公”等。敬称还有“陛下、太祖、单于、阁下、台端”等。

展开余下试题C.席,古人专用的坐具,不用作卧具,用草或苇子编成。古人习惯在地上铺席,坐在席上。

D.太学,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最初只设立五经博士,后来科目逐渐增加,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尔雅》等课程。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牵招有情有义,打动强盗。他的老师乐隐被害,牵招和乐隐另一门生史路收殓其尸首,归途中遇强盗抢劫,史路等逃跑,牵招含泪请求得以幸免。

B.牵招胆气过人,征服峭王。袁、曹、公孙三方均想争取峭王,牵招对比分析了只有曹公为正宗,呵斥并要杀掉公孙康派来的韩忠,在场人极为震恐。

C.牵招有勇有谋,静息边乱。他任雁门太守时,教百姓打仗列阵,派他们去深入侦查,打败过敌人;又用离间计使敌人之间大结怨仇,然后主动出击,消灭寇贼。

D.牵招为民谋利,治边有方。牵招挑选有才识的人,送他们到太学读书,还亲自教他们,使学校大兴;郡里井水又咸又苦,他引水入城,百姓深受其益。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汝君臣恃险远,背违王命,欲擅拜假,方当屠戮,何敢慢易咎毁大人?(5分)

(2)虏每犯塞,勒兵逆击,来辄摧破,吏民胆气日锐,荒野无虞。(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9-20题。

雪夜感旧①

陆游

江月亭前桦烛香②,龙门阁③上驮声长。乱山古驿经三折④,小市孤城宿两当⑤。

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绿沉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

[注]①本诗作于1197年,陆游73岁,闲居江苏江阴。②江月亭:在今四川广元。桦烛:用桦树皮作的烛。③龙门阁:在今广元市北。④三折:即三折铺,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至梁山(今属四川)道中。⑤两当:今甘肃两当县。

1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描绘了诗人雪夜于亭前阁上所见之景,桦烛的香气和悠扬的驮声交织回荡,营造出悠远绵长的意境。

B.颔联中“经”“宿”两个动词,凝练地再现了诗人紧张奔波的岁月,刻画了他为筹划抗金而不辞辛劳的形象。

C.前四句一句一个场景,以时空的变换串联起一幅幅画面,映现了诗人的生活情形,为下文抒情蓄势。

D.尾联写到绿沉枪和金锁子甲,意在比喻诗人的从军生涯,如今只能委身尘埃,诗人借此表达对朝廷不图北伐的不满。

E.后四句与上文相对照,突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与情感,特别是末句,写诗人灯下独坐,老泪纵横,既点诗题,又呼应首句。

20.有人认为“颈联中‘那信’二字尤佳”,请结合全诗对“那信”一词进行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的“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孤寂凄凉,便觉时光难捱,而在《醉花阴》中,也有极为类似的情绪传达,借袅袅香烟、阴沉天色写因愁浓而怨天长,那一句是:“ , 。”

(2)《赤壁赋》中,作者从侧面描写朋友箫声和歌声悲凉的句子是:“ , ”。

(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

(4)《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 , 。

五、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郭川,“中国职业帆船第一人”。这位31岁时已任大型国企副总的青岛男子,在42岁时却毅然选择成为职业竞技帆船赛手,不停刷新自己和中国的帆船运动纪录。他说帆船运动让他找到了“生命中注定属于他的东西”,“回归了真实的自我。”2016年10月郭川在单人不间断跨太平洋创纪录航行时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失联。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什么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016-2017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

语 文 试 题 参 考 答 案

1.A。如:往。

2.D。谬:弄错,使……错。

3.A。率:全都,一概。

4.C。字幼安,号稼轩。

5.B。①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一般用于学习、工作方面。此处不合语境。②言不及义:所说的话没有一句涉及正经的道理。此处用来表示作者对自己的书的自谦的说法,符合语境。③荦荦大端:明显的要点或主要的项目。用法符合语境。④动如参商:参、商:星名。参星出西方,商星出东方,二星此出彼没,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比喻人分离后不得见面。⑤口耳相传:意为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指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此处属望文生义。

6.A.B项,搭配不当,“岁月”不能明确地表明时段,应改为“春秋”。C项,语序不当,将“听取”放在“研究”之前。D项,句式杂糅,将“组成”删去。

7.A。

8.①就是患上了强迫症(1分) ②后者表现为反复做一些行为(2分) ③有人因为反复洗手(2分)

9.C。A项“并设置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错误,本文以散文化的笔法弱化了故事情节。B项,“进行对比,体现了老太太的不近人情”错误,杭州巷10号成为最后一户主要体现的是老太太对其的眷恋,而不是不近人情。D项,“我”没有征求老太太是否同意拆迁,“我”非常犹豫是因为“我”对这里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也有眷恋。

10.(1)所描绘的环境幽深、古朴、荒凉,体现了杭州巷浓厚的古文化气息,引导读者思考有关历史文明与文化传承的问题。

(2)引发“我”的感叹,为下文写老太太成为杭州巷唯一的住户作铺垫。

(3)杭州巷的落寞衬托出下文杭州巷10号的静谧清雅,能更好地突显老太太对旧居的深厚情感。(每点2分,给满5分为止)

11.主旨:在社会物质文明、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如何看待与处理现代文明和历史文明之间冲突的问题,如何保护历史文明和传承传统文化。(2分)

情感取向:(1)对历史文明的敬畏。(2)对历史文明被冷落的伤感。(3)对现代文明的发达导致历史文明消失的无奈。(4)对处于拆迁中的老太太现状的担忧。(4分)

12.B。“由于政治的原因白桦没有进行创作”错误,话剧《曙光》是在“文革”结束的第二天,白桦用一周时间写出的,即是在七十年代写的;另外,“由于政治的原因”于文无据。

13.CE。一项2分,两项4分。A项,一举成名的是王晓棠而不是白桦。B项“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注意与跟踪”不是“因创作发表反映难民们所受的苦难的《织工》”。D项,“白桦和胡风相识,曾约另一位朋友一起去看望过胡风”只是“白桦的家庭在数十年间屡遭不幸”其中的一个原因。

14.(1)《苦恋》讲述的是劫后余生的中国艺术家,经历了各种生活的折磨,但对祖国的爱始终不渝,是苦苦的爱恋。(1分)(2)白桦也是因为其进行的文学创作遭遇到了生活的种